一、ph值与什么有关?
ph值与[H⁺]和[OH⁻]的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在任意温度时溶液[H⁺]>[OH⁻]时呈酸性,[H⁺]=[OH⁻]时呈中性,[H⁺]<[OH⁻]时呈碱性。
定义:为了免于用氢离子浓度负幂指数进行计算的繁琐,数学上定义pH为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即:pH=-lg[H⁺]。在pH的计算中[H⁺]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在稀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约等于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用氢离子浓度来进行近似计算。
二、pH值与浓度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但它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即摩尔浓度
实际上,pH就是溶液中H+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的相反数
如果将H+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为[H+]
pH = -(lg[H+])
比方说,纯水在25摄氏度下,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的-7次方摩尔每升,所以pH=7
但纯水在85摄氏度的情况下,l因温度升高电离出的H+增多,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的-6次方摩尔每升,所以pH=6
再比如,1升pH=1的酸性溶液,通过加水稀释使其pH=4,需要使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10的-1次方变为10的-4次方(摩尔每升),所以要加到溶液变成1000升,也就是要大约999升水
三、ph值与什么有关系?
ph值与[H⁺]和[OH⁻]的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
在任意温度时溶液[H⁺]>[OH⁻]时呈酸性,[H⁺]=[OH⁻]时呈中性,[H⁺]<[OH⁻]时呈碱性。
定义:为了免于用氢离子浓度负幂指数进行计算的繁琐,数学上定义pH为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即:pH=-lg[H⁺]。在pH的计算中[H⁺]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在稀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约等于氢离子的浓度,可以用氢离子浓度来进行近似计算。
四、ph值高与溶解有关系吗?
需要明确一点ph值是指溶液的-log c(H+),指的是电离的氢离子浓度。
pH值与溶解度并没有关系。溶解度高的可能只有一少部分电离,反之,则有可能全部电离,所以,pH值的高低,与溶解度并没有关系。五、ph值与溶液浓度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但它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即摩尔浓度
实际上,pH就是溶液中H+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的相反数
如果将H+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为[H+]
pH = -(lg[H+])
比方说,纯水在25摄氏度下,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的-7次方摩尔每升,所以pH=7
但纯水在85摄氏度的情况下,l因温度升高电离出的H+增多,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的-6次方摩尔每升,所以pH=6
再比如,1升pH=1的酸性溶液,通过加水稀释使其pH=4,需要使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10的-1次方变为10的-4次方(摩尔每升),所以要加到溶液变成1000升,也就是要大约999升水
六、ph值与什么有关(请答具体)?
ph等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Log(氢离子的浓度)。
常温下,中性溶液ph=7
溶液酸碱性与氢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有关,若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酸性,反之,溶液呈碱性。
七、ph值与植物病害关系?
植物病虫害与土壤酸碱性直接相关:
1)地下害虫往往要求一定范围的pH环境条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龟子喜碱;
2)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作,如悴倒病往往在碱性和中性土壤上发生。
3、土壤活性铝: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铝和土壤溶液中的铝离子,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对自然植被的分布、生长和演替有重大影响;
在强酸性土壤中含铝多,生活在这类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铝甚至喜铝(帚石兰、茶树)
八、ph值与水的体积有关系吗?
没有
1.
没有关系,
2.
PH值和浓度有关,常用H+浓度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当[H+]小于1mol·L-1时,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lg[H+]来表示溶液的酸度,并称为pH,即pH= -lg[H+].
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数值,是氢离子浓度的一种表示方式,所以与溶液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
九、ph值跟水压有关吗?
ph值是代表酸碱度,与水压无关。
但饱和指数由水的酸碱度决定。众所周知,酸碱度是通过PH测试来测定的:PH值越低,水中的酸性越强,饱和指数越高,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多;PH值越高,水中的碱性越强,饱和指数越低,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少。对水加热、水压降低(如打开水龙头等)、在水中添加化学品剂等都会导致PH值升高。随着PH值升高,水能溶解矿物质成分的能力减低,这些矿物质成分(碳酸钙为主)也就沉淀出来,成了水垢。循环系统(如冷却塔、蒸汽锅炉、循环水处理系统等)工作中,压力和温度长期处在变化中,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另外在工业用水中,由于经常要加石灰或一些腐蚀性品剂,也会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这些都是水垢成因。
十、ph值的平衡。与什么调节有关?
其实人体的ph值是不用特意去调节的。人体自身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人血液的ph相当稳定,保持在7.35-7.45之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机体的酸碱平衡将被打破,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不断产生酸或碱,但事实上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血液的ph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存在的Na2CO3-NaHCO3等体系,通过化学平衡的移动,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例如:H2CO3=(可逆号)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当代谢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H2CO3,H2CO3进而分解产生CO2,CO2从肺部呼出,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及时地把进入血液的氢离子从血液中除去,ph基本维持不变。
这就是大量运动后人大口喘气的原因(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ph的升高。而血液中增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可通过肾脏的调节降低其浓度。这种能对抗少量外来酸碱或稍微的稀释而维持溶液的ph不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除上述缓冲体系外,人体内还有“NaH2PO4-NaHPO4”缓冲体系来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