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怎样过冬?
冬天天气寒冷,各种植物仍能渡过严寒的冬季,来年继续生长、开花、结果。奥秘在哪里呢?
原来植物在寒冷到来之前,在生理上相应地做出各种适应性反应:如可溶性糖渡度的提高,就可以提高细胞溶液浓渡,使水点降低。还可以缓冲原生质过度脱水,保护原生质胶体不致遇冷凝固。另外糖分子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动能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的表面之上,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细胞内糖多,渗透压加大,保留水分多,减少外出结冰。还有的植物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条件,安全渡过寒冷的冬季。
当初冬温度降到5度左右,冬小麦的地上生长基本停止,但光合作用仍继续缓慢进行,这时所合成的产物并不转化成淀粉或其他非溶性物质,而是以可溶性糖类(主要是葡萄糖)积存于细胞中。由于冬季麦苗叶绿素形成少,细胞呈中性或微酸性,此时,麦苗颜色开始变
红,这才是麦苗抗寒能力强,生长正常的一种标志。
果树花芽也能安全越冬,才能使来年花开满树,结出丰收的果实。这主要靠得是花芽内部含水量的变化。当气温下降时,花芽迅速排出内部的水,使芽内的汁液达到高度渡缩的程度。这种高渡度汁液具有极强的抗冻能力,它在严寒时也不会结冰因此,防止了细胞膜由于冰冻而引起破裂,即使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时,花芽内细胞仍能安然无恙。
植物的抗寒性
1.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
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
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coldhardening)或低温训化(coldacclimation)。
·晚秋或早春寒潮突然袭击植物就易受害
经适当的抗寒锻炼过程,植物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获得较强的抗寒性。
我国北方晚秋时,植物内部的抗寒锻炼还未完成,抗寒力差;在早春,温度已回升,植物的抗寒力逐渐下降。
植物抗寒锻炼过程中体内发生的适应性生理变化
(1)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植物的整个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3)ABA含量增多,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冬小麦的核膜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停止,细胞分裂和生长活动受到抑制,植物进入休眠。
·植物进入深度休眠后,其抗寒性能力显著增强。
·ABA含量
(4)保护物质积累
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膜起保护作用。
可增加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水能力,保护蛋白质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可进一步转化为其它
保护物质(如磷脂、氨基酸等)和能源.
在抗寒锻炼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增多.
脯氨酸的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是防冻剂或膜的稳定剂,对植物适应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
2.低温诱导蛋白(Coldacclimationprotein)
植物经低温诱导能使某些特定的基因活化,并得以表达合成一组新蛋白。
近年来,已有近百种植物低温诱导蛋白被发现和研究,但还不清楚它们在提高植物抗寒性过程中的机理。
抗冻蛋白(antifreezeproteinAFP)
是生活在两极冰水中的鱼类血液中含有的糖蛋白.能降低细胞间隙体液冰点。
植物本身也可能具有与动物中类似的抗冻蛋白和基于相似原理的抗冻能力。
拟南芥冷调节蛋白(coldyreguatedprotein.COR)COR6.6蛋白
油菜的BN28蛋白
拟南芥叶绿体的COR15蛋白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embryogenesisabunndantprotein,LEA)
植物在胚胎发育晚期,种子脱水时大量产生的蛋白质。
多数是高度亲水、沸水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
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也能表达多种LEA蛋白。
有助于提高植物在冰冻时忍受脱水胁迫的能力,减少细胞冰冻失水。
多数LEA蛋白也能为干旱或外源ABA诱导。
3.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措施
从两个方面着手:
提高植物自身抗寒性
改变植物生长小气候
(1)抗寒锻炼
用人工或自然的方法,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的低温处理,提高其抗寒性。
经过抗寒锻炼后,抗性增强。
细胞内的糖含量增加,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大,原生质的粘度、弹性增大,代谢活动减弱.
(2)化学控制
生长延缓剂AMO-1618、多效唑
广泛用于果树,使其矮化,促进花芽分化。
能抑制GAs的合成,提高树木的抗寒性。
外源ABA处理
能在常温下使植物抗寒性提高,同时诱导多种低温诱导基因表达,产生低温诱导蛋白。
(3)其它农业措施
选育抗寒品种
提高越冬和早春作物的土壤温度,保护植物抵御寒害
适时播种、培土、增施磷钾肥,特别是厩肥和绿肥压青。
在寒流霜冻来临之前,熏烟、冬灌、盖草等保护植物.
采用塑料薄膜苗床、地膜覆盖
保护春播作物抵御早春寒流.
哪些植物是怎样过冬
寒冷的冬天经常使人们难以捉摸,不仅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对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带来了挑战。对植物来说,如何度过严寒的冬季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季将叶子脱落并在冬季进入休眠状态的植物。这些植物通常会在秋季开始分泌一种叫作脱落酸的物质,它会逐渐阻断叶子和树干之间的营养供应,导致叶子逐渐枯黄并最终脱落。这种脱落的过程有助于植物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的风险。
当温度降低并且光线变得不足时,植物会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状态。它们会将水分和养分储存在树干和根部,并利用保护性的绒毛覆盖物来保持体内温暖。落叶植物通常比常绿植物更容易在冬季干旱的环境中存活,因为它们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
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不同,它们在四季中都保持翠绿的叶子。这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提供所需的光合作用,并继续生长。
常绿植物通常具有一种称为厚壁细胞的特殊组织。这些细胞富含多糖和脂肪,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并帮助植物抵抗低温和干旱。此外,常绿植物还通过延长冬季中的光合作用时间来保持养分供应。
多年生植物
多年生植物是指能够在多个季节中生长和繁殖的植物。它们通常具有坚韧的根系和茎,可以在冬季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
有些多年生植物会在冬季将地上部分的生长部分凋零,而将养分和能量储存在地下的根系中。这些植物会利用根系中的营养来生产新的枝条和叶子,并在下一个季节中重新生长。
寒冷地区的植物适应策略
在寒冷地区,植物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适应策略来应对严寒的冬季。一些常见的适应策略包括:
- 生长地下的块茎或根系,以避免被低温和冰雪覆盖。
- 在地上部分形成保护性的茎或叶子,如松树的针叶。
- 具有抗冻性的细胞和组织,可以耐受极低的温度。
- 利用互相保暖的群落结构,例如草丛。
人类与植物的互动
植物在冬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美丽和绿色的景观。我们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和大豆,也需要在冬季中适应并保护自己。
同时,人类在冬季中也需要与植物进行互动。我们经常会使用保温材料来保护农作物和花卉,以防止低温和冰雪对它们造成损害。我们还会在冬季进行园艺活动,如修剪和修整植物,以保持其健康和生长。
结语
对于植物来说,如何过冬是一个重要的生存问题。无论是落叶植物、常绿植物还是多年生植物,它们都有各自的适应策略,以在寒冷的冬季中存活下来。同时,人类与植物的互动也在冬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了解植物的过冬策略,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野植物怎样过冬?
野植物大多数都是一年生的植物,只能存活一年时间。
因此深秋降温后就会慢慢死亡。但是会留下草籽,草籽不会被冻死,等春季温度适宜时还会重新萌发生长。对于耐寒性能强的草本,冬季不会死亡,南方地区可正常过冬。北方地区最好覆盖稻草等保温保暖,并及时浇灌过冬水,让它能安全过冬。
怎样让花过冬?
1、保证养花儿的室内温度。
冬季的取暖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还是暖气,冬季把花养在朝阳的有暖气的屋里,这样能更好地保证花儿生长的温度。
2、保证你所养的花儿的光照充足。
如第一条中所说的,冬季把花养在朝阳的有暖气的屋里,这样能更好地保证花儿生长所需的光照的量,正常情况下,花儿最好每天都能晒太阳。
3、冬天气候干燥,植物需要保证水量。
冬天气候干燥,人都有时候会觉得皮肤干干的不舒服,植物也是一样,也怕干燥缺水,所以要及时的为植物补充适当的水分。
4、适当的给你所养的花儿施肥添加营养。
施肥或者加营养,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的,如果植物出现了长的慢,长的小,的状况,那么是需要加营养了;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状况,并且长势很好,就不需要加营养。
野生植物怎样过冬?
一:丢包袱--掉叶子。植物对温度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冬天的到来,气温的降低会导致它们体内开始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植物的表现就是——掉叶子。为免受冻害,植物常常会丢掉一些自身的包袱,最典型的就是叶子。
在秋风骤起之时,随着白昼变短,植物感应到气温的下降,于是它开始将叶片中的养分往枝条上输送,这时,叶片上产生了大量脱落酸,促使叶片脱落,同时,这种脱落酸也是一种休眠素,它们接到植物发出的命令后,被输送到枝梢尖端和侧芽,于是植物的生长点便被抑制起来,呼吸减弱,停止新陈代谢,进入休眠状态。到了冬天,植物又聪明地将藏在体内的蛋白质和淀粉“搬运”出来,在酶的作用下,这些蛋白质和淀粉会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和糖类,以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使其不易结冰,因而增强了抗寒的能力。
二:调理身子--调节能耗调节水分
在植物的身体里面,其实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它们会像动物一样把消耗能量的活动降到最低,使自身的抗寒力达到最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植物的抗寒能力是非常强的,比如针叶树,它可以在冬季抵抗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植物会减少水分的吸收,从而让自身的含水量逐渐下降。所以,我们在冬天看到的植物大多都是枯萎的,这正是它们挤干了身体里的水分,进行的自我保护措施,从而使它们在冬季里免受冻害
动物或植物怎样过冬?
植物过冬的方法:
1.松树:叶子像针一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抵御冬天的干旱。
2.梧桐树:落叶、减少水分蒸发。
3.狗尾草:靠根过冬小麦、菠菜靠植物幼苗过冬。
4.大豆:靠种子过冬。动物过冬的方法:1.狗、猫、兔:到了秋天,身上会长出很多细细的、厚厚的绒毛,到了冬天,这层厚厚的绒毛会覆盖在身体上面,让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也叫换毛过冬)。2.麻雀、喜鹊:冬天长的胖乎乎的,全身长满了绒毛,为过冬准备。3.大雁:是候鸟,冬天会飞到南方,叫迁徙过冬。4.青蛙、蛇:冬眠过冬。
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当冬天来临,植物会面临严寒的天气和缺乏水分的情况。为了生存,植物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度过冬天。首先,许多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和繁殖。它们的代谢率会降低,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此时,植物的叶子会脱落,以减少水分蒸发和能量的消耗。其次,植物会通过增加细胞内的糖分含量来提高抗寒能力。这些糖分可以形成冰点更低的溶液,防止植物体内的水分结冰,从而防止冻伤。此外,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木质素含量来增强细胞的坚硬度,以防止水分结冰导致的细胞破裂。最后,一些植物还会利用根系储存能量和水分,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总之,植物过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适应寒冷的环境和减少能量的消耗。这些措施包括进入休眠状态、增加糖分含量、增加木质素含量以及利用根系储存能量和水分等。
让植物过冬的方法有哪些?
让植物过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浇水:在封冻水浇足的情况下,冻害的发生会明显减轻。浇水时要浇足、浇透,水量要严格控制,不可过量,防止水分渗入根系周围的土壤中,导致植株受冻害。2. 施肥:可以通过施肥来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在秋季时,可以给植物施足肥料,这样可以让植物更健壮,从而增强抗寒能力。3. 覆盖:在冬季,可以用稻草、秸秆、地膜等覆盖植物,这样可以减少冷空气与植物的接触,从而减少冻害的发生。4. 设防风障:在植物的迎风面搭建防风障,可以减少风力对植物的影响,从而减少冻害的发生。5. 增加有机肥:在冬季时,可以给植物增加有机肥,这样可以让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从而增强抗寒能力。6. 控制氮肥用量:过多的氮肥会使植物生长过于旺盛,导致抗寒能力下降。因此,要控制氮肥的用量。7. 喷洒防冻剂:在植物表面喷洒防冻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冷空气与植物的接触,从而减少冻害的发生。8. 修剪:在冬季时,可以对植物进行修剪,去除弱枝、病枝等,从而减少冻害的发生。9. 设温室或大棚:对于一些不耐寒的植物,可以采用设温室或大棚的方式来让它们安全过冬。以上就是让植物过冬的一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植物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保护植物安全过冬。
植物碰碰香怎样过冬?
碰碰香入冬之前需要施一次肥料,它的安全过冬的温度是10℃,不能低于8℃。它过冬的时候需要在室内进行过冬,尤其是在北方进行养殖,北方的温度非常的低,如果在室外养殖的话很容易被冻死,过冬的时候需要减少浇水的量,尽量保持土壤的干燥,并且给它充足的光照才行。
植物冬季怎样过冬的?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休眠:许多植物会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它们可能会停止生长、叶子掉落或变成棕色,直到春天再次开始生长。
2. 抗寒:一些植物通过抗寒来过冬。例如,松树和柏树的针叶可以防止水分蒸发,从而帮助它们在寒冷的天气中保持生命力。
3. 种子:一些植物会在冬季通过种子来过冬。它们会在秋季结出种子,然后在冬季将其散布到周围的土壤中,以便在春天重新生长。
4. 地下茎:一些植物通过地下茎来过冬。例如,水仙花和郁金香的地下茎可以在冬季储存养分和能量,以便在春天重新生长。
5. 积雪:一些植物可以利用积雪来保护自己。例如,一些灌木和树木的枝条可以被积雪覆盖,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温度的波动。
总之,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过冬,以适应寒冷的天气和有限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