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使盆栽肾蕨长得好,应该如何管理?
D
性喜温暖而湿润的环境,不耐霜寒,忌强光直射,又忌全阴,宜在疏荫下养护生长最佳。
二、肾蕨介绍?
肾蕨是附生或土生植物。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粗约一亳米,长达三十厘米,不分枝。
叶簇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三十至七十厘米,宽三至五厘米,先端短尖。一回羽状,羽状多数,约45~120对,互生。
三、肾蕨花期?
花期通常在五月到九月份之间。花语:它的花语为殷实的朋友。产地:它的原产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福建,台湾,云南,广西,广东等省都有野生的。特征:株高一般30-60厘米,一回羽状复叶,羽片大概40-80对。初生的小复叶抱拳状,有银白色的茸毛,成熟的叶片光滑。
四、霸王蕨和肾蕨的区别?
1、块茎区别:霸王蕨和肾蕨在外形上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块茎,可以通过块茎来区别。霸王蕨没有块茎,而肾蕨具有块茎,当两者无法区分时,可以在换盆时,将植株从花盆中取出来,这样就能确定了。
2、叶子区别:霸王蕨和肾蕨也可以从叶子上加以区分。霸王蕨的叶子较为普通,叶子往下垂。肾蕨的叶子长满鳞毛,有不规则的叶片组成,可以通过叶片简单的区分。
五、毛蕨和肾蕨的区别?
毛蕨(学名: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是金星蕨科、毛蕨属植物。植株高达13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5毫米,黑色,连同叶柄基部偶有一二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约70厘米,粗2-3毫米,基部黑褐色;叶片长约60厘米,宽20-25厘米。
肾蕨(学名:Nephrolepis auriculata (L. )Trimen):附生或土生。
六、肾蕨和凤尾蕨的区别?
肾蕨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30~50厘米,叶羽状深裂,形似蜈蚣。园艺界将肾蕨误认为蜈蚣草,但植物分类上蜈蚣草是凤尾蕨的一种。肾蕨附生或地生,根状茎有直立的主轴及细长的匍匐茎,匍匐茎的短枝上长出圆形块茎或在其顶端长出小苗,孢子囊群生于小叶片侧小脉顶端,囊群肾形,棕褐色。同属植物有30种,分布在世界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栽培种有高大肾蕨,主要品种有波士顿蕨、极矮皱叶肾蕨,鸡冠高大肾蕨、皱叶肾蕨、矮生碎叶肾蕨、碎叶肾蕨等。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怕烈日直射,在明亮散射光处生长良好,生长适温10~35℃,最适温度20~22℃,越冬最低温度5℃,能耐短期的-2℃低温,空气湿度50%~60%。适于富含腐殖质、渗透性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疏松的土壤,pH为5.5~7。
七、霸王蕨是肾蕨吗?
霸王蕨是肾蕨!
肾蕨,又叫霸王蕨。它的叶子不仅非常的长和宽大,还会长出很多须须,垂吊养起来特别有感觉。
蕨类家族种不得不说一下霸王蕨。初看第一眼,感觉看到了了一片原始森林。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气场,对得起这个名字。别看这么小一个盆,竟然长出了一棵树的冠幅。
八、肾蕨开花的照片?
肾蕨是不会开花的,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
肾蕨:附生或土生。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不分枝,纤细的褐棕色须。
叶簇生,暗褐色,略有光泽,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一回羽状,羽状多数,互生,披针形,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叶坚草质或草质,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光滑。
孢子囊群成1行位于主脉两侧,肾形,囊群盖肾形,褐棕色,边缘色较淡,无毛。
九、肾蕨的结构名称?
附生或土生。
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粗约1毫米,长达30厘米,不分枝,疏被鳞片,有纤细的褐棕色须根;匍匐茎上生有近圆形的块茎,直径1-1.5厘米,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叶簇生,柄长6-11厘米,粗2-3毫米,暗褐色,略有光泽,上面有纵沟,下面圆形,密被淡棕色线形鳞片;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叶轴两侧被纤维状鳞片,一回羽状,羽状多数,约45-120对,互生,常密集而呈覆瓦状排列,披针形,中部的一般长约2厘米,宽6-7毫米,先端钝圆或有时为急尖头,基部心脏形,通常不对称,下侧为圆楔形或圆形,上侧为三角状耳形,几无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轴,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向基部的羽片渐短,常变为卵状三角形,长不及1厘米。叶脉明显,侧脉纤细,自主脉向上斜出,在下部分叉,小脉直达叶边附近,顶端具纺锤形水囊。叶坚草质或草质,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群成1行位于主脉两侧,肾形,少有为圆肾形或近圆形,长1.5毫米,宽不及1毫米,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位于从叶边至主脉的1/3处;囊群盖肾形,褐棕色,边缘色较淡,无毛十、肾蕨的养殖方法?
土壤
栽培土壤用壤土、腐叶土各4份、砂2份混合。作吊篮栽培时可用腐叶土和蛭石等量混合作培养土。肾蕨根系分布较浅、具有一定的气生性,因此培养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土一般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园土混合,亦可加入细沙和蛭石以增加透水性。
作吊篮栽培时可用腐叶土和蛭石等量混合作培养土,重量较轻,适宜悬垂。家庭盆栽时,为了保持土壤的湿润,可向培养土中混入一些水苔、泥炭藓等,这对肾蕨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温度
肾蕨不耐严寒,冬季应做好保暖工作,保持温度在5℃以上,就不会受到冻害;温度8℃以上时还能缓慢生长,但也不宜置于靠近热源的地方,否则往往会由于温度高而引起过旺生长影响整体株型。冬季栽培,应特别注意防止夜间霜冻及冷风吹袭。
肾蕨也怕酷暑,夏季气温高,蒸腾剧烈,必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并不断地向植株喷水,这样也可使叶色更加嫩绿。夏季,在充分浇水、喷水的情况下,肾蕨在气温30℃-35℃时还能够正常生长。春、秋季气温适宜,是肾蕨生长的旺盛时期,应注意通风良好,同时经常转盆,以防生长偏向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