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视频拍摄制作有哪些技巧?
就简单说下我自己制作短视频的步骤和心得方法了
整理了个脑图,大家先看下:
接下来我就把比较重要的部分详细说明下,看完不信你学不会:
拍摄准备
确定主题
无论是做短视频还是写文章,都要先确定一个主题。确定主题以后,再做起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情节和素材。有很多人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是随手拍随手发,没有明确的主题。这种内容发上去是空洞的,没有意义平台也不会给推荐的。
脚本创作
这趴是短视频制作的核心,最终拍出来能呈现成啥样,很大程度看脚本。
脚本就是把文案转化成能用视频形式表达的方式,是短视频的拍摄提纲、框架,有了这个提纲和框架,就相当于是给后续的拍摄、剪辑、道具准备等做了一个流程指导。短视频常用的脚本以分镜头脚本居多,必须详细到对每一个镜头进行细致的设计,示例如下:
具体咋写不同题材侧重也不同,就分享几个通用方法:
- 60s的短视频,不要让脚本台词超过200个字,不然听起来会特别的累;
2. 单个镜头的时长要提前标注清楚,方便在剪辑的时候,找到重点,提升剪辑效率;
3. 在拍摄前期,就要定位内容的表达形式,比如你要做短视频,是美食制作、服装穿搭还是小剧情;
4. 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上考虑什么东西更吸引人,更有趣,怎么拍才能让观众更投入,更有感觉。坦率地说,现在内容比技术重要多了,网上的那些小视频,比较火的一般都比较有意思。如果你拍的东西很有意思,即便技术上有些缺陷,也是瑕不掩瑜;
5. 文案上要做到有代入感+获得感:
一是要转换视角,挖需求,把文案中所有出发点的“我”换成“你”,比如:
你的创业路上有没有这些问题?换季了,这款新品给你保暖凹造型没有问题这个技巧帮你解决....你可以这样约95后漂亮妹子
这样的句式不仅能够直奔主题,加快节奏挖需求痛点,还能够增加交流感,立人设,互动也起来了。
二是要想清楚你的视频中哪些东西是别人看完后会觉得有收获的?
找到它作为选题,剩下的文案都围绕这个主题来写,多个案例佐证这个观点,多个视角讲解一个产品,多个转折分享一个故事。比如:为什么说Iphone13是垃圾?第一:性能上巴拉巴拉,第二:外观上巴拉巴拉,第三:美国佬吃相难看,恶心消费者巴拉巴拉...(这个例子是我临时编的,建议每点要环环相扣,有理有据)
拍摄过程
脚本敲定后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假设我第二天早上9点要发3分钟左右的视频,拍摄流程大致如下:
早上9点30左右开机+调整机体10点开始规划大致内容,前提是你已经写好了文案,如果没有,就请跳到文案部分重来10点半开始列录制清单,当然如果需要的场地模特啥的没提前准备好,以上都是白干11点半进行预录制,从中找亮点+捋顺脚本节奏,顺便录制一些后期可用素材12点吃饭12点半继续工作,审核素材1点开始正式录制画面素材2点半开始配音录音,这里我花时间比较多,主要是说话容易大舌头哈哈3点左右能录制完成,并再看一遍有漏的还要补录,确定无误后开始剪辑
在拍摄时需要注意这些要素:
拍摄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电池充满电:为了保持拍摄稳定,拍摄时也不要有大幅度的姿势调节,还要准备三脚架、手持稳定器或者自拍杆,保持画面清晰、无抖动;
按照既定的场地、出镜人物、道具进行拍摄,新手不建议即兴发挥。另外拍摄的画面要么全部横屏拍摄、要么全部竖屏拍摄,以方便后期剪辑制作;
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多拍几个角度,后期剪辑起来会更丰富,画面更好看。
下面说下基础的拍摄技巧,以拍摄人物为例:
远景:把整个人和环境拍摄在画面里面,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全景:比远景更近一点,把人物的身体整个展示在画面里面,用来表现人物的全身动作,多用于展现人物之间的互动。中景:拍摄人物膝盖至头顶的部分,不仅能够是观众能够看清人物的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近景:拍摄人物胸部以上至头部的部位,非常有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或者是其他部门的表情、神态,甚至是细微动作。
介绍一些常见的运镜技巧:
前推后拉:将镜头匀速移近或者远离被摄体,向前推进镜头是通过从远到近的运镜,使景别逐渐从远景、中景到近景,甚至是特写。这种方法容易突出主体,能够让观者的视觉逐步集中。环绕运镜:要保持相机位置不变,通过以被摄体为中心手持稳定器进行旋转移动。视角会有巡视的感觉,能够突出主体、渲染情绪,让整个画面更有张力。低角度运镜:使镜头以低角度甚至是贴近地面角度进行拍摄,越贴近地面,所呈现的空间感则更强烈,多用于拍摄宠物。低角度拍摄能够更加聚焦于某一部位,突出细节。
素材剪辑
首先是按照录音来匹配视频素材,这里我使用的软件是Au,如果你的电脑可以带动pr并且流畅运行,可以使用pr自带的录音功能。
PR是专业剪辑软件的基础。现在网上出现很多款声称超越PR的软件,并且更简单,更能傻瓜式的操作。但是在专业视频剪辑制作上,PR的地位还是无可撼动的。这里建议想做短视频的朋友先跟着系统学习下,知乎知学堂的影视后期口碑是不错的:业内专业剪辑老师带课,PR+剪辑思维,全都一次性教完,非常适合新手。而且老师是一对一,手把手教你,不可能学不会:
现在还免费送整套的音效+滤镜素材包,省的要去某宝某鱼上花钱买,直接就可以用起来实操演练,还是挺划算的:
建议剪完后先不要加BGM,先听一遍有没有爆音或喷麦情况,以及和素材是否同帧,确认无误后再加BGM。个人不太喜欢闹腾的BGM,所以会选比较轻松的,增益比录音稍微低点,与录音的音频线起伏不要过大。
掌握节奏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组接,尽量不要同景别镜头进行组接,但特写镜头除外。要做到对点剪辑,你说了什么,画面也要出现什么。
短视频剪辑不用太长,控制在30秒-3分钟内,很多时长过长的视频用户根本没有耐心看完,从而影响作品的完播率。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一定要注意画面素材和情节推进的节奏适配度,剪辑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每一个画面的转换是否正好落在剪辑点上,该停的不停就显得拖沓,不该停的反而停就有跳跃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做大概率会拍的比原定时长长,所以就要学会cut :如何把视频缩短,如何把视频接上去,以及怎么转场。转场是可以给视频加分的选项,它对影片的流畅度,情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转场技巧对剧情衔接、剧情走向、影片节奏、观众情绪等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缓淡,闪白,定格等手法都要根据不同场景和展现的情节氛围来设计。这比较吃剪辑经验,需要剪辑师多看多总结才能摸索出来。剪辑不是单纯把素材串联起来就完了,怎么设计情节,怎么渲染画面感染力,怎么衔接流畅等等都是需要摸索的,也就是要有“剪辑思维”。
以上就是我能想出来的了,比较零散,想找专业教程建议还是报个课学。这里肯定会有人杠我“凭啥就非得报课?”,此时建议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b站的收藏夹里面究竟有多少教程在吃灰?再想想自己平时有没有那种自律的习惯?(每天自律干饭不算),如果同学真的具备了超强意志自学的能力,那我相信你应该早学会了(就不会来找这个回答了)。
不过话说回来,报课只能说是可以日常提醒你学习,来保证学习的持续性,从而做到真正的掌握。目前来说疫情形势尚不明朗,报课还是选择线上课比较好,虽然就算是没有疫情我也推荐线上课吧,主要是因为身边有个兄弟被坑过,花了大几万只身一人去到北京的某四个字的培训机构线下学习,结果也没学到啥东西,有这几万块钱,还不如拿多出来的钱更新更新电脑设备。
建议不要盲目就冲了,先试听下这些培训班的羊毛课再决定。下面给大家推荐个我听过还不错的羊毛课,推荐给我那哥们儿了也推荐给大家。讲剪辑技巧+逻辑的,而且常见的剪辑软件pr啥的都会手把手教你用,还送各种免费素材,基本上入个门没啥问题了,要觉得好你再考虑买不买付费的课: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的话,点赞喜欢支持一下我写东西,谢谢啦。
二、盆景制作教程大全?
准备材料:菠萝一个,花盆,营养土、纸。
1.把纸垫在花盆底部。
2.放入土。
3.菠萝的根部,切掉果肉部分。
4.埋入土里,浇水。
5.放在太阳下,它自己会长出菠萝。
菠萝种植方法:
1、双行式,常用的畦和沟共150cm宽,双行单株排列。它的优点是:畦沟较宽须根能够向外扩展,畦上的株行距比较均匀,茎基互相挤靠,叶片伸展成半球面,能充分利用阳光,又易形成行间“自荫”环境,减少畦沟杂草,方便管理。用这种方式种植菠萝一般沟宽100-110cm,小行距40-50cm,株距随密度而变动。如果每667m2种植3500-4000株,株距20cm,每667m2种植4500株,株距15cm左右。
2、三行单株排列的畦和沟共170cm宽,其中畦面宽120cm,小行距35-40cm,株距随密度而变,一般在20-25cm之间,这种方式,植株个体营养面积均匀。
3、四行式,一般采用200cm宽畦,宽窄行排列种植,宽行100cm(其中沟宽50cm),窄行50cm(其中沟宽20cm),形成的小畦面上以25cm株行距种植,每667m2植4500-5000株。它的优点是:畦上有沟,植株封行后,这个小沟既排水又保水,有利根系生长;大行距较宽,方便行人操作,窄行两侧叶片受人为伤害少,霜冻时叶片受害大为减轻,大果多在此两行中间获得。水分管理要及时排灌,防涝抗旱。
4、做好其他各项管理,如为不影响果实生长发育,应适当的除芽和留芽;为促花要进行催花;为提高果实重量和品质要喷果,在小花全部谢花后,用50毫克/升赤霉素加0.5%尿素液喷果,过20天喷第二次,喷70毫克/升赤霉素加0.3%尿素液。为使果实成熟一致,果实发育到七成熟时,用乙烯利300毫克/升喷果催熟。
三、盆景选材技巧大全?
1、看根脚
好的材料,首先是要有好的根脚,因为根脚是无法通过在花盆里培养出来的。
好的根脚是那种粗壮,并且牢牢的抓住泥土的大根。
有些须根,看上去很多,从上深入泥土,但是丝毫没有力量的感觉,容易给人一种“浮”在土上的感觉。
或者有些树桩的主干直接从土里出来,根本看不到根脚,显得头重脚轻。所以,要选择有力,粗壮的根脚。
2、看走势
好的材料,其主干的走势一定要好。
这里包含2个意思:
一是主干从下到上,要由粗到细。
二是,主干有一定的弯曲或笔直的主干上内部有弯曲(个别大树型盆景除外)。
从粗到细,直中有曲,这样的盆景树桩,就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及其生动,不死板。
而且,如果是粗壮的主干,是很难通过铝丝囚扎或人工雕刻达到很大改变的效果。这是在自然界多年生长的结果。
3、看匹配
这里所讲的匹配也包含几种意思:
一是根脚、主干、侧枝的粗细和大小一定要成比例。
如果是根脚很小,而主干比下面的根脚还粗很多,或者是侧枝比主干还粗,或者侧枝远远细于主干(侧枝太细)那就给人以牵强搭配的感觉。
二是侧枝从主干出来的位置,小枝从侧枝出来的位置。
如果位置不对,比如很长一段侧枝上没有小枝或芽点,给人脱节的感觉。
或在主干凹处生长侧枝,给人缩进去的感觉。这些都是树桩成型后的缺点。
4、看比例
一般来说(文人树除外),好的盆景,根脚(主干)直径与盆景高度的比例在1:1或1:2之间。
如果根脚(主干)是5cm,而高度是40cm以上,可以想象,这样的比例,会显得盆景过于瘦弱。
一旦侧枝出来,树叶丰满,就是典型的大头小身的感觉。
如果是根部细小,主干从下到上,是从细到粗,多数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桩”,也是头重脚轻(极个别奇桩除外)。
如果是文人树,同样最好是有坚实的根脚,扭曲的主干,粗细匹配的侧枝,并且很关键的是飘枝的长度要和主干的高度匹配。
太长,显得轻浮。太短,显得生硬。
5、看树种
买盆景树状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树状的品种,是大叶的,还是小叶的(罗汉松、枸骨、榆树、雀梅)。
是不耐寒的(北方盆友注意),还是不耐热的。
比如金柳(雀舌黄杨)、金蛋子、金豆、罗汉松,0摄氏度以下就容易被冻死。
6、看季节
如果购买下山桩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季节。
冬末春初,是最好的季节。如果是寒冷的冬天,下山桩很难发根,容易干枯。如果是夏季,又容易脱水。
同时,建议尽量挑选有很多须根的树桩,千万不要长时间的运输,因为长时间运输,即使有须根,也容易干枯。
用塑料袋长时间的保湿,反而使得受伤的须根腐烂。炎热的夏天(30摄氏度以上),运输途中,如果3天不浇水,就很危险。
寒冷的冬天(-5摄氏度以下),对于一些树种也很危险。
7、看盆龄
杂木类,从侧枝的修剪,就可以大概看出盆龄。
比如如果一个光秃秃的主干只有几根一级枝条,而没有其他侧枝,那即使卖家说培养很很多年(盆龄多年),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为,几年下来不可能没有侧枝和细枝。难道卖家把细枝也全都剪下掉了么,只留主干?
如果是松柏类,那就看看一朵朵的松针是不是逼近主干和侧枝了。
如果只是生长的枝条的顶端,而枝条内部脱节(无针毛),那说明也不可能培养多年(除非卖家本身不会培养)。
另外,大家收到带盆运输的树木时,可以用手抓主干带盆摇动,如果树木和泥土紧紧连同盆一起摇动,那可能是老盆(树在盆里多年)。
如果轻轻摇动,树就连根离开了花盆,或树根在泥土中松动,那基本上就不是老盆,而是卖家刚刚种进去的。
8、看价值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价值不等于价格”。
其实是否有价值,价格是否合理,关键是盆景的好坏和价格的比较。
不同的盆景,并不是越便宜的价格越好。
买10棵便宜的,不好的素材,不如买1棵好的素材。买一个很差的大树桩,不如同样的价格去买一个小型的精品。
因为,培养树桩是把它变成一种有艺术价值的生命,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把树桩养活。
可能你家里有50盆培养了多年的,无法成为精品的树桩,还不如拥有10盆成型的精品盆景。
同样是浇水、施肥、养护、修剪、翻盆,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9、看卖家
如果有些朋友在当地缺少盆景素材,可以联系一些懂盆景、人品好的卖家帮助寻找。
少数卖家,只是手中有树桩,但是他本身并不了解盆景的选材,或本身并不擅长盆景的培养和修剪。
所以桩材很多,价格不低,号称老师,其实不懂。
真正爱好盆景的卖家,爱好盆景和赚取利润应该是一样重要的。
销售盆景的同时,更要能够指导初学者如果养护和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售后服务。
10、不要完全迷信名家(大师)
四、拍摄视频技巧?
一、基本设置篇
相机拍摄视频,一定要用M挡或者视频档位,这样可以控制更多的参数。很多朋友用相机拍出的视频,总感觉没有手机拍的清楚,那是因为基础参数没有设置好。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一般为拍摄视频帧数的两倍,25帧快门速度为50,30帧为60)这样做是为了有更好的“运动模糊”
光圈值(光圈值越大即数值越小,可以得到更好的虚化效果)
感光度ISO(画面暗可以提高ISO,建议最高到1600,这个数值下的噪点还可以接受)
白平衡(新手自动,老手按影片的风格调整K值,冷调或者暖调)
手机一般自动即可,但要注意是否调成1080P的高清输出。
二、拍摄方法篇
“黄金分割法则”一定要刻在心里,人物和景物一般情况下,不要放在画面中间。
另外,基本的拍摄手法不外乎推、拉、摇、移。
推(适合表达突出重点之用)例如:一个手机放在茶几上,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拍摄时就会把镜头慢慢推近手机。
拉(适合表达更多的画面之用)例如:拍摄茶几上的茶杯时镜头慢慢拉远,渐渐看到桌子上的手机。
摇(适合表达剧情,引入新的环境)例如:一个人进门,边打电话边进入另一个房间,另一个房间有一个人坐在摇椅上看报纸,拍摄时镜头就会跟着打电话的人摇到另一个房间。
移(适合表现动感画面)既移动画面,可以是稳定器,也可以是滑轨
三、心得技巧篇
我们拍摄视频要懂得运用景别讲故事,全、远、中、近、特,要适时的切换,这样拍出来的视频才不会单调。一个景别用到底,会使视频显得乏味,让人看不下去。
然后就是装备道具的使用:
善用三脚架(三脚架可不是只能拍摄固定镜头。装上云台就可以上下左右摇动镜头,放松三脚架一个腿,配合云台就可以实现镜头的推、拉…)
善用自然光(尽量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拍摄。户外最好的时间是早上8点前和傍晚5点后,室内可选择面朝窗口。自然光比任何灯光都要自然,而且免费)
善用前景(在拍摄时,适当放一些前景在画面里,可以增加层次感,甚至可以遮挡掉一些瑕疵)
录好声音(质量糟糕的声音,可以毁了一部影片。有条件同期录音的一定要用话筒或者“小蜜蜂”同期把问题解决)
善用道具(拍摄时要灵活运用各种道具,有些是专用的装备,如滑道、转盘;有些是身边的小物品,比如塑料薄膜,放在镜头前可以使镜头变得柔化,瞬间变成小清新风格。又比如把被拍摄物品放在玻璃镜面上,可以拍摄出镜像效果)
四、剪辑思路篇
无论拍摄什么视频,最后都是要剪辑的。
为了方便我们剪辑,我们拍摄时每个镜头时间不宜过长。但是每个镜头开始和结尾都要留出空白时间,方便我们剪辑。
然后记住一句话:“剪辑是做减法的艺术”。
我们剪辑时,并不是要把好的画面都用上,而是要用最少的画面,讲清楚这个事。一切都是为故事服务,如果这个镜头很多余,即使拍的很完美,也不用。
五、最后总结
拍摄视频的小技巧、小心得,不胜枚举,以上分享的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学习完理论,最重要的就是实践检验,
五、视频拍摄技巧?
八个拍摄视频的小技巧,让你从小萌新秒变大佬!
说到视频拍摄,想必很多“自由派系”的亲们会侃侃而谈,“随意一点,拿起摄像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其实不然。在视频拍摄的过程中,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可以掌握,而当你对这些技巧性的东西熟稔了之后,拍出唯美而又出彩的视频则成为了非常自然流畅的事情。下面自由光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由8条视频拍摄的小技巧,一起来看。
1、练习对焦在你的取景框里找两个有不同位置差的物体,像是一个桌子上前面放一个水瓶,水瓶后面不远处放一个苹果这样子就ok。或者你可以找距离差别更大一点的物体。然后练习将焦点从一个物体上变换到另一个物体上,然后再移回来。这种叫做移焦。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给一段静态视频添加一点动感。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获得良好的对焦感觉,然后更容易的找到移动焦点的方式方法。这项练习我们应该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因为这的确非常有用。在我们平时拍摄时,跟焦对焦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可能奢侈的拍什么都找个跟焦员在旁边,即使在旁边也不一定就能很好地把握焦点位置。这时候还是需要靠我们自身的感觉。然后我们接下来的几项练习需要借助一个三脚架来完成。
2、练习平摇追焦在这些练习里,我们可以试着去捕捉那些运动速度不均的物体,然后看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在镜头中把握物体移动速度的变化。我们是不能预料到这些拍摄对象要往哪里走,是否停下,又是否突然加速的。如果他们突然跑出你的镜头外,我们是否能及时改变我们的镜头,然后把他们重新捕捉回来?
3、练习俯仰首先我们需要找一些高一些的东西,例如树木,高楼建筑或者路灯什么的。然后对这些物体,用不同的速度进行来回俯仰摇移练习。这有助于我们习惯三脚架的手感,让我们更清晰的把握三脚架不同的回弹力度,了解快慢速度下呈现出的不同感觉等。找到一些高:一棵树,建筑,灯柱。实践倾斜的对象的对象,然后回来。练习用不同的速度。
4、练习使用变焦杆或者变焦环
这取决于你的相机是哪种情况,然后来针对练习。当然有闲功夫的话两个多练练更好。有不少人喜欢在自己的视频中添加变焦镜头,那么这项练习就是不可或缺的了。平滑的使用变焦,准确的停顿都是需要在练习中掌握的。变焦镜头中很容易出现生硬的节点和运动,这是需要在练习中避免的问题。
5、练习讲故事
再练完之前的一些基础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考虑练习怎么更好的讲故事了。尝试拍摄三个不同的小镜头片段来组成一个小故事。举个例子,我们拍摄如下三个镜头:A先生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A先生在电脑前面打字,A先生用钥匙打开房门走进他的家里,他的孩子露出头来跟他打招呼。这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画面片段,但是当他们组合在一起之后,就能表达出这是A先生工作的一天。然后再比如说一个小故事是关于吃燕麦的,那么可以拍摄这样的三个镜头:从一个燕麦片袋子往碗里倒燕麦拿起勺子吃燕麦在水槽子里冲洗空碗这三个镜头就叙述出一个吃燕麦的前后过程。当然是可以拍摄完整过程的,然后再靠后期剪辑完成这些叙事。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现在我们可能只是拍一个几分钟的吃燕麦视频,那么这么干是完全没问题。如果要拍摄几小时,甚至是几天的时间跨度下的故事,这么干显然不合适。我们是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开着机子在拍拍拍的。
6、尝试各种不同拍摄角度和方式
我们可以尝试以一个对象为主体,用至少10种不同的角度方式来拍摄,每一段片段几秒就够了。仰角、俯角、大仰角、大俯角、大特写、正面拍摄、侧面拍摄、长焦拍摄、广角拍摄、长焦镜头特写、广角镜头特写、微距、以及等等…
7、熟悉我们自己的摄像机
这里指的熟悉,是让我们在不用眼睛看的情况下就了解相机上的各个按键的位置和功能,以便在实际操作时能准确快速的对临场状况作出最及时的反应和调整。包括斑马线的开关,对焦,光圈等等。摄像机使我们的兵器,了解手中兵器是必要的一环。
8、练习流畅的改变光圈大小
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要根据目前状态,临场改变曝光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能熟练平稳地操作光圈变化,那么想做到自然流畅的隐藏这种调节也不是不可以的。PS:这里我们没有提到光照和音频变化方面,不过这两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盆景制作造型技巧?
步骤/方式1
盆景制作造型技巧:
因材立意:应因不同形态之树桩(树头)材料,而设计决定将来培植之形态。
步骤/方式2
顾盼定形:于决定形态前先从多个角度、前顾后盼、左顾右盼,看清楚才决定一个最佳造形方案。
步骤/方式3
气势统一:于定形及培植过程,皆须留意枝、干、走位之协调统一,忌气势散乱。
七、鼠标拍摄技巧大全?
1. 用左侧光,并在前方加一张黑卡,利用黑卡控制进光量,避免前方离光源较近,而产生过曝的现象。
2. 将鼠标旋转约45°,拍摄视角约在中间偏高一点的位置,能将商品的弧度很好地展现出来。
3.背光的地方再加一盏灯,并在灯前放置一块透光幕,透光幕要覆盖住整个鼠标,这时让后方灯的角度倾斜点,让光穿透鼠标表面的亚克力,这时不但会产生透明感,同时倒影也会更加明显。
4.鼠标左前方加一片反光板,将侧边细节反射出来,并且前后倾斜控制反光的强弱,反到时鼠标侧边会明显变亮。
5.在鼠标的右后方,再加一片铝片反光板,旋转寻找反光位置并前后倾斜控制反光的强弱。
八、无花果盆景制作大全?
无花果盆栽种植技术
一、选盆及营养土配制
1、盆栽无花果多选择透气性好的泥瓦盆、瓷盆、水泥盆、木箱、木桶,但大小要适宜,直径以40~50cm为好,不能小于30cm,高度可与盆径相仿。盆选好后,用1%漂白粉水浸泡5分钟,取出用清水冲洗、浸泡、使之充分吸走水分,晾干后使用。
2、盆土最好用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和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可用腐殖土、河沙、腐熟粪等比列配制,混合均匀进行消毒后备用。
二、上盆
于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选择根系发达、枝蔓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壮苗盆栽,栽前要进行适当修剪、定干,对根系剪去干枯根,侧根过长时,留15cm左右短截。用碎瓦片将盆底的排水孔垫好,先在盆内填入大半盆营养土压实,将小苗放进去,摆开根系提苗,加入剩下的营养土,填好土后,振动花盆,并将苗往上轻轻一提,使其根系舒展,再用手把盆土压实后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再封一层培养土,土表与盆沿距2~3cm,以便以后浇水。栽后置于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盆土湿润,有利于根、叶萌发。
三、肥水管理
1、要合理追肥,防止施肥过量,造成肥害。幼苗期少量施肥;生长期每隔半月施1次浸泡发酵好的豆饼水、兽蹄角水或尿素稀释液;秋季8月下旬可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或过碗酸钙、骨粉和草木灰等。生长旺季需要追施2次液肥,幼果膨大期再施1次以磷、钾为主的液肥,更好的促进无花果生长。(入冬前适当施一次越冬肥。)
2、无花果较耐干旱,要注意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盆土不宜过湿。春季枝叶萌发时,少量浇水,盆土保持一定湿度即可;生长期、夏季要加大浇水量,早晚各要浇水一次,保持盆土湿润。秋季果实成熟期后,则要减少浇水量,避免裂果。(阴雨天控制浇水外还要注意防止盆内积水,以免发生涝害。)
四、整形修剪
栽后第1年不定干,让其自然生长。翌年在苗干基部留3~4芽剪截,选出不同方向的数个(5个为宜)主枝。枝条延长生长后,即可绑扎造型。春季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打顶;主枝长度应控制在40cm左右,对过旺的主枝应在夏季及时摘心,以激发侧枝生长。冬季修剪时对结果枝要去弱留壮。及时剪去下垂枝、干枝、无用徒长枝、郁闭枝,促进结果枝的形成。
五、日常管理
无花果,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室内盆栽可选择阳光较好的南窗台养护;盆栽需每2年换盆一次;新栽苗枝条易遭冻害(不低于5℃),入冬前需把盆移入室内或对枝干包草防寒越冬。冬季休眠期,盆土表层5厘米左右发干再浇。
六、花果管理
只要无花果有雌蕊,就会开花的,只是花朵小看不到。等到坐果期对生长茂盛的植株可多留果,发育不良的植株宜少留果。
七、病虫害防治
常见造成较大的危害的,有桑天牛、果实炭疽病等。桑天牛采用毒签堵塞;果实炭疽病应在夏秋季果实发病前及早喷布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即可。(盆栽无花果一般无病虫害发生,平常多以预防为主。)
九、制作盆景的入门技巧?
步骤/方式1
制作盆景的方法并不难,首先可以给整个盆景选择一个合适的盆, 盆是组成景的一部分,选择好盆之后就可以开始制土,-般以土质疏松的浅土最好,再把自己心仪的盆栽栽种在盆土里,栽种好之后可以稍微进行- -下修剪保持样式,这样盆景就做好了。
工具/原料
合适的盆
1、制作盆景的入门]技巧首先就要从选盆开始,盆景的盆对后期整个植株所呈现出来的盆景效果十分重要,-般根据盆栽植物的大小和样式来选择,它的根系会长得很茂密就要用深盆,如果是一些裸露在外的就要选浅盆。
步骤/方式2
-个盆景的外观在于它的盆和植株的样式,那以内在美的肯定就是它的土壤了,一般盆景的制土以浅土和疏松的沙土为主,为了让它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在土壤的表面加一些青苔或者铺上一层石子,这样才能让一个盆景看起来非常漂亮。
步骤/方式3
在选择植株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微型盆景,露跟盆景还是丛树盆景,因为不同的植株它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合适的盆景,栽种的时候不要把植株的根茎全部插在土里可以裸露- -点在外面。
步骤/方式4
制作一个好的盆景最后的修剪工作也十分重要,修剪主要是让整个植株保持-种美感,主要是根据原来的样式进行修剪,修剪的时候可以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残枝枯叶,给盆栽定型,这样才能让盆景看起来更加好看。
步骤/方式5
盆景树桩的整体造型要求。
盆景造型总体上要求大致呈三角形,下部枝伸展长,向上渐收。展示面冠幅长(面对观赏者的一面),非展示面冠副短些。俯视盆景冠副截面,呈长椭圆形,而不能是圆形或长条形。这样整个盆景造型才能自然,浑厚,稳重,大气。
步骤/方式6
整株盆景的疏密控制。整株盆景要求主干下部枝要疏,向上逐渐变密,特别是结顶部分。对枝而言,每一枝的基部要疏,渐往枝稍变密。
十、水下拍摄视频技巧?
水下拍摄视频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使用防水的相机;
2. 选择适当的防水镜头和过滤器;
3. 拍摄时给潜水者配备有关的救生设施;
4. 注意安全,避免与海洋生物的直接接触;
5. 使用合理的光线;
6. 调整必要的参数来拍摄出明亮和细节清晰的画面。